
【#戶外教育課程成果分享|跨域學習 多元激盪】
不知不覺就來到了期末,這學期我們做了一些不同的事。
邀請五門與戶外教育相關的課程——從環境史、資訊管理專題、原鄉文化、生態攝影到地方襲產的創作——齊聚一堂,進行一場精彩的教學成果分享交流!
課程主題橫跨環境史、健康科技、原鄉文化、自然攝影、地方創作等,展現了豐富的跨領域結合與場域實作成果:
。
在《環境史與社會實踐》中,學生走讀大觀電廠與日月潭,用歷史視角理解能源與環境的糾葛;
課程透過程式設計結合健康議題,讓學生學到實用技能也更認識自己;
在巴宰原鄉,學生用五感實地調查,設計出真正被部落採納的文化解謎遊戲;
在生態攝影的課程裡,即使是凌晨三點也澆不熄想拍照的心,只為拍下自然最真實的一刻;
而在地方創作課中,則透過敲打與煮煉樹皮,把地方材質轉化為藝術作品,連結土地的溫度與文化的力量。
透過這場分享會,我們看到不同課程在戶外教育上的多樣實踐方式,也激發了彼此更多跨課程、跨領域合作的可能性!
#戶外教育#跨域學習#教師社群#課程成果#場域探索#教師共備






